• 医院急诊:0533-2796732医院总值班:0533-2970864

文明风尚

抗击疫情“最美巾帼”事迹介绍
作者:     来源:     点击:     时间:2020-03-09

1. 巾帼英雄刘尚静:火速上前线,铁肩筑担当

外一科副护士长刘尚静是一名有着近20年工作经验的全科护士,工作勤勤恳恳,兢兢业业,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、优秀带教老师。

新冠疫情汹涌袭来,护理部迅速成立护理抗“疫”预备队,刘尚静积极报名参加,并作为组长负责预备队员的业务能力和防护技能培训。2月9日,刘尚静得知医院选派护理人员出征武汉的消息,第一时间请缨参战,义无反顾地奔赴“沙场”。

在武汉方舱医院,她积极加入医疗队成立的健康宣教组,及时为病人进行新冠肺炎相关知识宣教,答疑解惑,解除患者焦虑情绪。为促进病人呼吸功能康复,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技能优势,带领病员练习三位一体呼吸功能锻炼操。在患者眼中,她不仅是专业护士,更是知心的朋友和亲密的家人。

刘尚静长舍小家顾大家,将危险置之度外,积极投身抗“疫”一线,用大爱书写大义,不愧是最美巾帼英雄。

2. 公共卫生科科长王小娟:抗击疫情“铁娘子”

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,王小娟视疫情为命令,在最危险、最关键的时刻,充分发挥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,冲锋在前,勇挑重担,展现了新时期共产党员的政治本色和精神风貌。

从春节放假前启动疫情防控工作时起,她就积极主动地承担起全院疫情防控的牵头组织工作,成为疫情防控战线的先锋官。制定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工作方案并组织实施,积极与疾控中心沟通联系为患者开展病原学检测,全力筹备并严格管理防护物资,认真检查人员防护及岗位履职情况,组织开展防控知识全员培训,第一时间汇总上报疫情数据。对辛苦繁杂的防控管理工作,她加班加点连续工作,从不抱怨、从不懈怠。无论发热门诊还是急诊科,无论预检分诊点还是隔离观察病区,到处都有王小娟检查督导的身影。她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医务工作者的责任和担当,践行着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。

3. 护理部主任李秀云:身先士卒,迎难而上

身为护理团队领头人的李秀云,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毫不畏惧,身先士卒,迎难而上,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南丁格尔精神。

开设隔离留观病区时间紧、任务重,李秀云亲力亲为,筹备防护物资,梳理工作流程,完善消毒制度,配置人力资源,李秀云将准备工作做得井然有序,保障了后续工作的顺利开展。

保护好团队中的每一位护理人员,保证“零感染”,是她对自己工作提出的最低要求。李秀云带领个人防护督导组每天深入急诊和病区巡视检查。各病区的防护物资是否齐备、护理人员防护是否到位、环境消毒是否落实、陪人管理有无疏漏,事无巨细她都亲自过问而不辞辛苦。

面对首例核酸检测阳性的新冠患者,李秀云主动承担起该患者的护理工作,利用自己的心理学知识,像一位知心大姐一样耐心开导和鼓励患者,解除患者的焦虑和恐慌情绪,保证了患者安全。

4. 职业病一科主任曹殿凤:关爱见真情,奋进添力量

面对抗击疫情的最前沿阵地,内科党支部书记、职业病一科主任曹殿凤身先士卒,每周主动承担发热门诊三天的值班工作。对前来就诊的患者,她细心答疑解惑,消除患者恐惧心理。作为新冠肺炎诊疗专家组成员,她认真学习最新版诊疗方案,为准确把握病情、及时隔离患者提供了重要保证。

连轴转的工作让她的眼睛旧疾复发,每天晚上眼睛会布满血丝,她要反复滴眼药水才能缓解。科室的同事主动要求去发热门诊值班,她说:“我是一名老党员,临床经验比你们丰富,你们上有老下有小,家庭责任重,我的孩子不在身边,更方便从事发热门诊工作”。作为科室负责人,曹殿凤积极组织科室医护人员学习掌握新冠肺炎诊疗知识,确保了个人防护、环境消杀、患者及陪人管理等各项工作不出纰漏。曹殿凤用敬业、专注和担当书写了生命卫士的大爱情怀!

5. 内科主任张正华:抗击疫情冲在前,网上门诊赢赞誉

新年伊始,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这个春节过得“惊心动魄”。内科主任张正华作为一名共产党员,关键时刻不惧风险,带领内科团队冲在了抗击疫情的第一线。

大年初三下午,刚回到故乡母亲家中,张正华就接到医院电话,需要安排人员值守夜间发热门诊。她听后没有一丝犹豫,立即回答:我马上往回赶,今晚的夜班我来上。顾不得多问候老人一声,她匆匆踏上回程的路。

为承担好发热门诊工作,张正华积极学习新冠肺炎诊疗方案,及时更新防控知识,并在科室内反复培训,尽最大努力保障医护人员人人都能准确识别此类患者。

在认真值守发热门诊的同时,张正华还积极承担起“健康淄博公众号”网上发热门诊接诊任务,积极解答病人的网络和电话咨询,仅一个月时间,已经为900多位患者提供线上咨询服务,有效减少了现场就诊带来的人群聚集交叉感染风险,消除了怀疑感染新冠肺炎群众的疑虑与恐惧。

6. 放射科主任王成霞:疫情防控一线的侦察兵

春节放假前夕,王成霞就敏锐地察觉到新冠疫情病毒“来者不善”。她超前预警,结合丰富的临床经验,制作了病毒性肺炎的PPT培训课件,组织全科人员认真学习和识别新冠肺炎肺部CT影像学表现,并开展了环境消杀及个人防护的全员培训。

尽管自己身体不适,王成霞仍坚持正常上班,常常是边看图片、写报告,边输液治疗。为切断传播途径,王成霞将发热患者一律安置在规定的CT房间做检查,并强调做好房间的终末消毒与环境消杀。对每一张肺片她都亲力亲为仔细审核,惟恐遗漏一例新冠肺炎患者,同时也避免了因审片错误导致的病员和医务人员惊慌。一旦发现疑似患者,她便第一时间电话通知相关科室人员,以便及早隔离患者,避免交叉感染。对于医院组织的专家会诊,不论白天夜晚,她都随叫随到,为临床一线诊断提供了最客观可靠的“侦察资料”。

7. 检验科-张素华:疫情下的幕后“最美情报员”

检验科也是疫情防控的前沿阵地。检验科主任张素华面对来势汹涌的新冠疫情,迅速做出反应,组织全科人员学习新冠肺炎感染的相关知识和实验室检测技术,采取最严格的管控措施,规范人员防护、标本采集、室内外消杀,最大限度地降低实验室生物安全风险,确保了每位工作人员逆行时的从容无惧!

张素华带领全科工作人员主动承担起发热门诊、隔离病房标本的采集、接收、运送和检测工作。她妥善协调安排科室工作,确保血液分析、C反应蛋白、血沉、降钙素原、呼吸道病毒等相关检测项目在最短时间内准确发出报告,满足临床排查病情和鉴别诊断的需要。不管天气多么恶劣,不管凌晨还是夜晚,无论在一线采集窗口还是在复工复产后的企业查体现场,都有她坚守岗位、冲锋在前的身影,张素华成为疫情下在幕后默默奉献的“最美情报员”。

8. 急诊科副护士长刘洋:科学防控紧,暖心服务忙

新冠疫情的爆发,使得第一时间接触、分诊和救治发热患者的急诊科成为疫情防控的第一线。刘洋作为急诊科副护士长,严格执行新冠肺炎防控制度流程,与科室医护人员共同把好第一道关卡,最大限度避免疑似患者进入急诊科与普通患者共处一室。在巡视患者时,她高度警惕,将发热、咳嗽或胸闷症状改善不明显的病人及时汇报给值班医师,避免遗漏任何一位疑似病例。刘洋不厌其烦地对患者宣教手卫生的重要性,并指导患者掌握正确的六部洗手法。急诊科的各个诊室、抢救室和留观室,每天都能看到刘洋实施环境消杀和健康宣教的身影。

大事面前看担当。看似柔弱的刘洋,在病毒面前毫不畏惧,主动要求值守隔离留观病房,积极报名请战到湖北抗“疫”一线。“作为急诊一线护理人员,抗击疫情义不容辞,我请求第一个上”。她的坚守、敬业与果敢,发挥了积极的带头作用。

9. 监护所办公室主任杨玲:疫情就是命令,岗位就是战场

疫情防控期间,杨玲勇于担当,对上级交付的任务坚决执行,发挥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。

为了不错过参与疫情防控的重要使命,杨玲在春节前就把早已定好的出行计划全部取消,随时准备接受疫情一防控线任务。大年初二上午,医院接到组建防控小分队支援淄博西高速路口防控检疫任务,作为监护所办公室主任和监护评价党支部委员,杨玲立刻行动起来,下达志愿者招募通知,组队排班,筹备物品,冒风雪、战严寒,作为第三队队长带队参加高速路口过往车辆驾乘人员的防疫检测,为守好淄博西大门做出了积极贡献。

随着党支部工作地点的转移,杨玲又与科室医务人员主动承担起医院门口、病房楼、门诊楼等处的预检分诊工作。每一次执勤任务,杨玲都提前为值班人员准备好防护用品,调研岗位要求,及时在群内强调岗位职责和注意事项,保证了预检分诊工作的有序开展。

10. 药械科主任王鸿梅:筑牢疫情防控“大后方”

疫情期间,白衣战士离不开披荆斩棘的“铠甲”――防护物资。随着疫情的持续进展,防护服、口罩、手套、护目镜、消毒液等防护和消杀用品的使用量急剧增长。对于药械科来说,筹措充足的防控物资是一项至关重要和迫切的任务。身为药械科主任的王鸿梅,深知自己肩上的担子之重。整个春节期间,王鸿梅的主要工作就是打爆电话、磨破嘴皮千方百计联系货源,最大限度满足临床一线的防疫需求,却根本顾不上高烧40度生病住院的父亲。为方便科室,王鸿梅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,带领同事们及时将防护用品配送到一线科室,为打赢新冠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了坚实保障。

王鸿梅作为一名共产党员,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,还抱着首战有我的决心主动请战,参与院内预检分诊执勤工作。她还常常深入一线进行调研,针对住院患者的用药特点,加强“四查十对”,确保患者用药安全,满足了非常时期患者的用药需求。